| 發布機構 |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 ||
| 文件號 | 蘇科資發〔2025〕160號 | 制發日期 | 2025-09-15 |
各設區市、縣(市)科技局、財政局,國家和省級高新區管委會,省有關部門,各有關單位:
為推進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著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現將《2025 年度省科技重大專項“創新生物藥”項目指南》印發給你們,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組織方式
1.本年度“創新生物藥”項目按照“重點領域攻關方向”“新一代多肽、蛋白和抗體藥物研發”“新型細胞治療藥物開發”“肝外靶向遞送系統關鍵技術以及核酸藥物研發”“前沿技術前瞻布局以及關鍵核心儀器設備、藥用輔料和耗材的攻關與產業化”等五部分,共設立 21 個指南方向。每個“創新生物藥”指南方向項目采取聯合攻關方式組織,下設 3-5 個聯合攻關方向;每個聯合攻關方向由不同單位承擔實施,項目牽頭申報單位必須承擔 1 個聯合攻關方向,按照項目總體部署和要求完成相對獨立的研究開發任務,服務于項目總體目標;申報單位關聯企業不得同時申報聯合攻關方向。每個指南方向原則上支持項目數不超過2 項。項目實施周期一般為 3 年。
2.綜合運用揭榜掛帥、定向組織、賽馬、里程碑考核等組織方式遴選攻關團隊,其中,3001-3004 指南方向委托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組織推薦,由我廳進行評審,其余指南方向均由我廳牽頭組織。具體組織方式見項目指南(附件1)。
3.項目申報由設區市科技局、縣(市)科技局、國家和省級高新區管委會、省有關部門和單位等項目主管部門擇優推薦;蘇州實驗室、部省屬本科院校的項目申報由本單位負責審核并自主推薦。
4.強化項目績效評價管理,申報單位編制項目申報書應同步填報“2025 年度省科技重大專項“創新生物藥”項目績效目標申報表”(附件2),作為項目立項評審的重要考量,并納入項目立項后簽訂合同和項目實施后驗收的相關內容。
5.項目受理后進行形式審查,并通過專家評審、現場考察等方式擇優遴選項目。擬立項目將根據新增研發經費投入情況,綜合運用無償資助、貸款貼息、產業基金、風險補償等方式予以支持。原則上通過無償資助和貸款貼息方式安排的省財政資助經費不超過項目總預算的 30%,不得以政府資助資金作為自籌資金來源,對地方財政共同出資的項目在同等條件下優先予以立項。
二、申報要求
1.項目應具有明確的研發任務和創新目標,符合國家和我省的生物醫藥產業、技術政策,屬于指南支持重點領域和方向。須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含量高、創新性強、產業帶動性好,目標產品明確,附加值高,預期市場容量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助力滿足人民群眾健康需求。項目完成后能夠形成重大戰略目標產品,具備市場應用場景;一般須形成發明專利申請或授權,以及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等標準化研究成果。項目名稱須科學規范,能夠體現攻關的技術創新點或解決的關鍵核心問題或重大戰略目標產品。項目實施應包括全部研發內容和考核指標。
2.項目應具有較好的研發基礎,項目申報單位近年內須有有效授權專利等自主知識產權,項目負責人及團隊作風學風良好,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創新能力,優先支持省級以上高層次人才團隊牽頭組織和申報項目。對不符合節能減排導向的項目、規?;慨a與產業化項目、無實質創新研究內容項目和一般性技術應用與推廣項目均不予受理。涉及安全生產、農業種業等特種行業的,需擁有相關行業準入資格或許可。
3.本專項不受理涉密項目,申報材料中如有涉密內容需做脫密處理后再申報,并由項目主管部門按有關規定負責審查。
4.申報單位應為江蘇省境內注冊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新型研發機構、企業等,面向重大戰略目標產品研制需求,重點支持行業領軍企業牽頭實施。申報單位應有較強的科技研發能力和條件,運行管理規范。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或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專業研究所牽頭申報項目須聯合省內企業,且企業實質性參與項目研發工作。鼓勵全國優勢力量聯合開展產學研用協同攻關,聯合攻關單位中省外單位必須不少于1家。鼓勵長三角地區產學研用協同攻關。牽頭申報單位應與聯合攻關單位簽署聯合申報協議,并明確協議簽署時間以及各單位知識產權歸屬、目標任務、資金分配等,技術成果須在我省應用。
項目申報單位相關條件詳見指南有關說明。
5.項目負責人原則上須為申報單位的在職人員(與申報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并確保在職期間能完成項目任務。鼓勵和支持40歲以下(1985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青年人才牽頭或參與申報本專項項目,各主管部門推薦項目中由青年人才擔任項目負責人和項目骨干的比例不低于 40%。有在研省科技計劃項目的項目負責人,不得牽頭申報本年度項目(定向組織項目除外)。
同一項目負責人同一年度只能申報一項省科技計劃項目。
6.同一企業同一年度只能申報一項“創新生物藥”項目,同一企業已獲省科技計劃立項支持的,不得將相同研究內容再次申報。
7.同一單位以及關聯單位不得將同一項目(依托同一建設內容、同一關鍵技術等同一核心內容編制的不同項目,視為同一項目)重復或同時申報省科技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等部門項目。凡屬重復申報的,取消立項資格。
8.鼓勵項目申報單位采用租賃或共享專用儀器設備,對確有需要利用財政資金或國有資本購置大型科學儀器的項目,申報單位應說明所購置大型科學儀器的必要性并承諾遵守查重評議、開放共享等有關規定要求。
9.全面落實科研誠信及科研倫理要求。項目負責人和項目申報單位均須簽署科研誠信承諾書。項目申報單位和個人誠信狀況良好,無在懲戒執行期內的科研失信行為記錄和其他社會領域嚴重失信行為記錄。在項目申報和立項過程中相關責任主體有抄襲剽竊、弄虛作假、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等失信行為的,將按《江蘇省科技計劃項目信用管理辦法》作出相應處理。研究涉及人體、實驗動物、人工智能等屬于《科技倫理審查辦法(試行)》(國科發監〔2023〕167 號)第二條所列范圍科技活動的項目,應按要求進行科技倫理審查。
10.嚴格落實審核推薦責任要求。項目申報單位對申報材料的真實性和合法性負有法人主體責任,嚴禁虛報項目、虛假出資、虛構事實及包裝項目等弄虛作假行為。項目主管部門應切實強化審核推薦責任,對申報材料內容真實性進行嚴格把關,并會同同級社會信用管理部門對項目申報單位社會信用情況進行審查。省科技廳將會同駐廳紀檢監察組對項目主管部門審核推薦情況進行抽查。
11.切實落實廉政風險防控要求。認真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堅決把好關鍵環節和重點崗位的廉政風險防控關口。對因“打招呼”“走關系”等請托行為所獲得的項目,將撤銷立項資格,追回全部省資助經費,并對相關責任人或單位進行嚴肅處理。
三、其他事項
1.啟用江蘇數字科技平臺。2025 年省科技計劃項目申報和評審工作將依托新建的江蘇數字科技平臺組織實施。根據政務服務“一網通辦”要求,江蘇數字科技平臺統一使用蘇服碼賬號登錄。沒有蘇服碼賬號的單位、個人,需在江蘇政務服務網進行注冊。首次登錄江蘇數字科技平臺的單位和個人用戶,需輸入原江蘇省科技計劃管理信息平臺賬號信息進行綁定,經主管部門或所在單位審核通過后方可進行項目申報;沒有原江蘇省科技計劃管理信息平臺賬號的用戶不需綁定。
2.實行無紙化申報。在江蘇數字科技平臺(https://jsszkj.kxjst. jiangsu.gov.cn/js-home/home)在線填寫并提交申報材料,申報階段不提供紙質版申報材料。項目信息表、項目申報書等材料最終正式版需按要求完成所有簽字、蓋章,掃描成PDF 形式上傳申報系統,確保PDF材料內容與線上填寫內容一致,項目申報單位及項目負責人科研誠信承諾書打印掃描后,以附件形式上傳,其他項目附件材料應傳盡傳。項目主管部門將推薦項目匯總表(附件3)及項目主管部門科研誠信承諾書(均為紙質,一式兩份),加蓋單位公章后統一報送至省新質生產力促進中心科技項目管理中心。地址:南京市玄武區龍蟠路175號。
3.網上填報的申報材料是后續形式(信用)審查、項目評審的依據,經主管部門網上確認提交后,一律不予退回重報。2025年擬立項目將在江蘇數字科技平臺進行公示,未立項項目不再另行通知。本年度確定立項的項目,由項目主管部門通知項目承擔單位提交紙質申報材料(一式一份),紙質申報材料統一用A4紙打印裝訂,按封面、單位信息表、項目信息表、項目申報書、績效目標申報表、相關附件順序裝訂成冊(紙質封面,平裝訂),紙質材料和網上提交的材料須一致。
4.本年度項目申報材料審核推薦截止時間為 2025年10月11日17:30,推薦項目匯總表及項目主管部門科研誠信承諾書截止時間為 2025年10月13日17:30,逾期不予受理。
5.聯系方式
省科技廳高新技術及產業化處 朱碧云 025-86631760
省新質生產力促進中心科技項目管理中心 喻夢伊 025-85485897
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 溫濤 025-83455116,13851797760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財政廳
2025年9月15日
附件:
1.2025年度省科技重大專項“創新生物藥”項目指南
2.2025年度省科技重大專項“創新生物藥”項目績效目標申報表
3.2025年度省科技重大專項“創新生物藥”推薦項目匯總表樣式
附:關于印發《2025年度省科技重大專項“創新生物藥”項目指南》及組織申報項目的通知及附件.pdf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